开放之路 不变之约——“读懂中国·湾区对话”专题论坛在广州举行-焦点热议
2023-04-19 10:21:12来源:大洋网

大洋网讯 4月的广州,再次站在世界聚光灯下。

“读懂中国·湾区对话”专题论坛在广州举办开幕式,600多位中外政商学研各界的嘉宾齐聚花城,战略家、理论家、企业家、科学家济济一堂,从“读懂中国”到更深层次地“读懂”中国式现代化,“读懂”新征程上的中国为世界创造的更多新机遇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“读懂中国”国际会议,是世界了解中国发展战略最具影响力的平台之一。

此时此刻的广州,高朋满座

开放之路,不变之约。过去6届国际会议,有3届在广州举办,影响力越来越大、“朋友圈”越来越广。为进一步丰富“读懂中国”国际会议机制、内涵,“读懂中国·湾区对话”专题论坛在这个春天应运而生。

此时此刻的广州,万商云集。来自全球220多个国家和地区、不同语言、不同肤色的参展商、采购商汇聚琶洲,共同参与第133届广交会这场全球贸易盛会。

此时此刻的广州,高朋满座。“我们必须时刻保持对外开放。”在比利时前首相伊夫·莱特姆看来,互通有无才是国际交往的“相处之道”。开幕式后,他也会现场发表主旨演讲。

以中国方案回答时代之问

这是一场回答时代之问的论坛。

中国式现代化,开辟了一条属于中国且具有世界意义的现代化道路,成为国际国内备受瞩目的关键词。这一理念将为世界提供哪些经验和启示?又将为全球发展繁荣提供哪些新机遇?

论坛期间,中外嘉宾将围绕“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新机遇”主题展开多维度、深层次交流研讨,读懂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和核心要义,以中国方案回答时代之问,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。

这是一场凝聚思想智慧的论坛。

论坛特邀中外重量级嘉宾发表主旨演讲和专题演讲,权威解析党的二十大后中国政治、经济、外交和文化交流新成就、新经验、新成果,阐释前沿观点与最新洞察,分享实践经验与真实案例。

这是一场多角度“读”中国的论坛。

会期3天,论坛设置开幕式、主旨演讲、午餐演讲及10场平行论坛、4场闭门研讨会、3场专题会议和一系列配套活动,深度聚焦中国式现代化、中国高质量发展、高水平对外开放、全球经济治理、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国际社会关注的重要议题,为全球合作与发展探寻创新路径,贡献中国方案。

这是一场以广州为窗口的论坛。

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、最壮丽的气象。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的策源地和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,作为全世界唯一千年不衰的商业城市、中国通往世界的“南大门”,广州的开放之路,班班可考。

论坛专门设置了“粤港澳大湾区与国际湾区发展新趋势”主题研讨会,从湾区角度看“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新机遇”;设置多场“读懂广州”系列活动,全方位、多角度分享广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实践,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新作为。广州,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,前行的信心越来越足。

伊夫·莱特姆 “目前中国在全球外交舞台上越来越活跃,也越来越受欢迎。”

比利时前首相伊夫·莱特姆:

保持开放才是中欧发展的相处之道

伊夫·莱特姆表示,近年来中国在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,同时带动了其他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,中国经济稳健增长给比利时带来了很多机遇。

谈及合作,伊夫·莱特姆表示,“中国和欧洲之间应该彼此保持开放,无论是在贸易、科技和知识分享方面都应该互通有无,这才是符合双方利益的‘相处之道’。”除了加强与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合作,欧洲也必须不断加强自身实力,提高发展韧性以及在能源等方面的应对能力。

对于生态问题,伊夫·莱特姆近年来一直关注全球可持续发展。现在全球都承担着由气候、环境变化带来的成本。如果在气候变化方面能够执行更好的计划和条约,如何建立起更好的体制控制经济活动所造成的代价,这将会是我们应对气候问题重要的考量。无论是中国还是其他国家,都需要更重视气候变化,以及其他影响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全球挑战。

单威 “‘做博物馆的人’需要思考怎么样跳出长期以来实物的限制,以使博物馆变得更加丰富多彩。”

国创会学术委员会委员、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事业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单威:

以文化激起情感 以情感促进大湾区融合

谈起大湾区的博物馆,单威表示,大湾区的很多展览都反映了大湾区发展的历史,体现了爱国主义的情怀和改革创新的奋进精神,让人感受到大湾区这块热土的魅力。

谈及大湾区博物馆产业未来的发展,他认为“做博物馆的人”需要思考“怎么样跳出长期以来实物的限制”,使博物馆变得更加丰富多彩。“各地不断有新的文物发现,我们可以利用好文物开展更多交流展,让我们的文化‘走出去’。”与此同时,还要深挖大湾区各城市丰富的历史文化,以文化激起情感,以情感促进大湾区融合。

单威还分享说,“如果在广州做展的话,我会做一个具体的地图,在地图上标上所有的村庄,通过扫码的方式,让观众来找到自己的祖籍,然后观众可以看到当地的历史,了解当地的历史名人、经济文化发展”。单威认为,借助这样非传统的文化展可以激起大家的乡土情感,让大湾区真正能够融合起来。

单威表示,汉服日益受到年轻人的喜爱,年轻人穿汉服时,会增强对传统民族文化的热爱,激发民族自豪感。自己很喜欢汉服,也支持年轻人穿汉服参与社会活动。“服装是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,服装的很多细节都很讲究,所以喜欢汉服的同时,不妨下点功夫、做些功课。”

郑永年 “当前,全球大部分地区经济增长乏力。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,GDP每增长一个点,都能拉动世界经济增长。”

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理事长、香港中文大学(深圳)教授、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郑永年:

目光投向全球 望向前路

郑永年认为,广州条件不错,商贸根基雄厚、科研科技发达,更要看看高质量发展方向,想想如何做得更好。把目光投向全球、望向前路,“叫板”比自己更先进的城市。

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?郑永年认为关键在技术进步,通过技术进步推进产业升级,从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。目前,中国要从“从1到10”的应用型技术转向“从0到1”的原创性技术。中国制造主要在珠江三角洲,高质量发展一定要落实技术进步。

“现在的世界是,人才去哪里,资本就去哪里。因此粤港澳大湾区发展,关键是资本和人才,人才是最重要的。”郑永年说。

他发现,美国2/3的独角兽初创企业,由第一代移民或第二代移民创办。他用了一个生动比喻,移民带来的思想文化冲撞,就像化学反应一样激发了创新,当然物理反应也能创新,但速度比较慢。粤港澳大湾区与中国其他区域相比,优势也在吸引人才。

郑永年认为,就必须有“三个一大批”这个前提:第一,必须拥有一大批具有基础科研能力的大学和机构;第二,必须拥有一大批具有转化能力的企业或者机构;第三,必须具有能够支撑科技进步的一大批金融服务。

“香港拥有8所公立大学以及与之配套的科研创新体系和人才体系。珠三角企业转化能力非常强,因此在过去20年能成为世界制造工厂。香港的金融也是强项。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结合起来,大家都能出彩。”

竹内亮 “作为一名中国女婿,我喜欢中国,想把中国有意思的、好玩的、正能量的东西分享出去。”

知名纪录片导演竹内亮:

力图记录真实的中国

“中国媒体这些年来发展非常快。”竹内亮表示,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,都有自己的社交账号和各种媒体传播渠道。

竹内亮表示,作为视频创作者不能再仅仅以自己的兴趣去拍,更应该关注受众喜欢看什么,在兴趣和受众两者间取得一种平衡。2011年,竹内亮拍摄的纪录片《长江天地大纪行》引起不错的反响。十年后,竹内亮再续前缘,重走了一遍长江,制作出纪录片《再会长江》。通过拍摄纪录片,竹内亮感叹中国这十年来发生的变化,环境变得更好了,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与时俱进。十年来,竹内亮一直致力于做国际传播,致力于搭建中日两国人民友好沟通的桥梁,力图记录真实的中国,他的作品受到国内外观众的喜爱。

关于如何讲好中国故事,竹内亮表示客观真实是他一贯的风格,他坚持同一个片子,呈现给国内外观众的样子是一致的。竹内亮总结他拍过的多部关于中国的纪录片里,中国“独有”的美食和美景深受外国人喜爱。很多外国人正是通过纪录片,产生了来中国的浓厚兴趣。近段时间,竹内亮在广东拍摄一部关于外国人在广东生活的微纪录片。竹内亮通过该纪录片结缘广州,他表示很喜欢广州的美食和气候,并计划在广州开分公司。

魏克然 “无论是拍摄还是后期制作,我们和本土的制作者密切合作,在保留本土内容原汁原味的同时加入国外的视角,从而让影片呈现更加丰富。”

探索(Discovery)亚太电视网内容副总裁魏克然:

影片要更加贴近观众、更接地气

“媒体行业正在发生巨大变化。”关于如何讲好中国的故事,魏克然表示,现在媒体传播渠道越来越多样化,从前观众拿着遥控器想看什么频道就看什么频道,现在观众不再是吃“自助餐”,而是选择去什么“餐厅”吃“自助餐”。

同时,这样的变化也带来了新的要求。 “这影响着我们制作和产出故事的方式。” 魏克然表示,不管是手机屏幕还是家庭影院,都让这个“屏幕”离观众更近了,那么就要求影片要更加贴近观众、更接地气。他提到,他们以前制作的一些纪录片里,由于主题宏大、沉重和具有学术性,加上传统的旁白,比较有距离感,并不是那么贴近观众。在如今拍摄中国影片时,他们采用更灵活的方式,让中国人来讲述自己的故事,让整个片子更加和谐,同时也让观众更容易理解。

“我非常期望能拍摄更多更好的关于中国的纪录片。”魏克然介绍,为了让在中国拍摄的影片能够更好地传播出去,无论是拍摄还是后期制作,他们和本土的制作者密切合作,在保留本土内容原汁原味的同时,加入国外的视角,从而让影片呈现更加丰富。“我觉得这个过程,就像用新颖的烹饪方式烹饪一道菜,会做出不一样的风味。”

文/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方晴、黄岚、邓潇丽、方晴、黎慧莹

图/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苏俊杰、莫伟浓、邱伟荣、吴子良、庄小龙

标签:

精彩推荐

资讯News

  • 聚焦Policy

  • 图集Picture